哪里羊羹好吃?
作为一个在江浙沪长大的孩子,对羊羹的理解还停留在“红豆汤上面那一层红色的物质”这个阶段[1]。后来到了日本念书,同学间流行吃KOKA,这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羊羹还可以做成甜食。 不过当时并不常吃,主要因为价格比较贵(日本物价非常高)。后来工作后在东京居住,附近有一家在超市里卖的羊羹特别好,就经常买回来吃。
这家羊羹的做法比较像中国的豆沙馅,里面会有碎绿豆。吃起来口感很顺滑,有点湿润,味道是淡淡的甜味。 我吃的这家店是在超市里的冷柜里卖,所以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同一家的产品——不过想来应该差不多。如果有机会去东京的话可以试试看。
这家店的网站图片是这样的。 就是在这里买的啦! 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
去日本旅游,到了各地有名的观光地,我们总会去当地的土产店逛逛,买些当地有名的伴手礼带回去。在京都市内或周边城镇的伴手礼店,就会有羊羹,一盒一盒的摆设在柜台上。
羊羹的外貌,乍看之下有点像年糕、月饼或者布丁之类的东西。切面非常整齐,分成五块、四块或者八块的。有枣红色的主流款式,也有一分为二配色款,上面还印有花纹图案等,外观造型丰富多样。另外,盒子的外包装装潢也极尽讲究之能事,做成像和纸般花纹的拉窗包装盒等,也都是常见款式。
说到羊羹的成分,主要使用红豆做馅料,再加上砂糖和琼脂。所以它的口感,既不像蛋糕蛋糕的松绵,也不像糯米糕般Q黏,而是属于较扎实有重量感的口感。味道不像年糕或饭团的咸甜美,糖分含量很高,入口即溶的浓郁甘甜,非常有个性。而其特色就在于,即使吃多都不会腻。
正因为羊羹是属于高糖分的点心,所以常被当做“参拜茶馆”的茶配。所谓参拜茶馆,是指设置在日本各地有名的参拜寺院附近的和风茶馆。在参拜完之后,到参拜茶馆里喝茶并享用茶点,再悠然的漫步离开,是日式旅行的常见风情画。
说到羊羹的产生,是在将中国的杏仁豆腐传入日本后,将豆腐换成红豆做成的日式果子。由于口感跟羊肉炖煮至烂熟般的“羊羹”相似,所以就借用羊羹这个名字。此外,羊羹之所以成为参拜甜点,据说是因为当武将参拜寺院庙宇时,通常会将羊羹装在布包里,并且当作点心或夜宵,让随从们吃着。
羊羹的产生时间,是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前后,距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之后,成为京都当地有名伴手礼的同时,也衍生出各种不同口味。像是混入日本酒做调味制成的‘日本酒羊羹’、混入日式茶味制成的‘茶羊羹’、混入奶油制成的‘鲜奶油羊羹’等各种变化款式。此外,现在也出现用葛粉取代琼脂,做成低热量羊羹的情况。
另外,在京都或奈良等古都城镇,还有“会走路的羊羹”一说。指的是造型像长方形羊羹般的草履。据说可能是因为在以前,人们穿着新草履去参拜寺院庙宇或去逛街,就像带着羊羹似的,所以会以“会走路的羊羹”比喻草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