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五行属性是什么?
秦灭周而兴,是在公元前256年,此时正是金旺之时。 秦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此时正值炎帝神农氏的末代天子神农炎帝二十五年,“并炎帝于秦”(《史记·秦本纪》),从此始称“始皇”。这一年是辛未,辛未为辛金正位之年,五行中正,国运鼎盛。 但好景不长,秦始皇死后二年,秦二世元年,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这次起义虽被章邯击败,但秦朝的基业已不复从前。第二年,刘邦也在这年正月称汉高祖,建立汉朝政权。刘邦本是亭长,秦时属泗水亭,所以史书上记载刘邦为“泗水亭长”。刘邦在秦帝国时期,只担任秦的两个小官,分别是泗水亭亭长和沛县狱掾,掌管地方治安,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所长兼公安局局长。
刘邦做了两年县长,就不当县长了,因为秦亡了! 刘邦属于从秦朝直接过渡到汉朝的人,所以他身上带有浓浓的秦代特色。首先他是沛县人,沛县属于泗水县管辖,而在今天看来,泗水和沛县的地理位置其实是很接近的,都在江苏北部的铜山县。其次刘邦喜欢穿黑色的衣服,这个在秦代可是贵族的标配,当时秦人以黑为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邦的性格跟秦孝公一样,都是强势而有手腕的改革家。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像项羽那样感情用事,而是一个铁腕人物。
刘邦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秦代的一颗棋子,他曾经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秦失天下,诸侯纷争,就如同猎犬争食一般。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刘邦作为秦代遗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所以,秦代的金色烙印早已深深打在了刘邦的身上。 汉朝建立后,虽然刘邦废除了秦的许多苛法,但却继承了一套高效的官僚体系。这套体制让西汉王朝能够超常运转,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GDP超过罗马的中原王朝。可以说秦所留下的经济和文化遗产为汉代的强大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五行学说的发展,战国诸子将五方、五行、五色、五官、五脏等等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五行系统。秦据有雍州,雍州在西,属“土”,代表色为黄色,在五官中属“口”,在五脏中是脾。秦国就是以这种五行系统为根据,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的。比如崇尚土德,就大量使用黄颜色;崇尚口德,就重视采风、重视言语(如纵横之术)。此外,秦自魏国手中夺取河西之地以后,“兼知天下阴土之部分过半”,于是就产生了“今水德之数始萌生”的思想,这使秦人更加自信,进一步促进了秦国的发展。秦统一后,秦始皇以周为水德,秦代周,自然是土克水,因此秦应该是土德。于是,他采纳李斯的建议行“土德”之制,服“黄服”,以“十月为年首”。但后来有方士说周德为火德,秦代周代火应为“水德”。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又下令行“水德”之制,“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
秦以水德王天下后,秦朝的许多制度又都是建立在这种五行思想上的。“以六为数纪”,首先表现在秦历法中,秦以建亥之月(农历十月)为岁首,秦年有十一个月,每年分为12纪,即:端月、嘉平、游龙、延康、迎接、东西(或夏东)、赏罚、翼商、州秋、显冬、黄 pm,以一个月为一纪。十月为“端月”是当年的岁首,第二年的十月叫“嘉平”,以此类推至十二年,十二年为一周。新的一年开始仍叫“端月”,重新开始计算,直到秦亡为止,无有改易。秦始皇三十七年出游时渡滦水,遇风雨,上船的时间是六月,船名“征北船”,时间、船名都应“水数”,这绝不是偶然的。秦朝的兵制也有以水德为说的,秦制,军有左右二军,每军有5个师,每师5000人,合二军共12500人。以此为全军建制。又如秦时以黑色为贵,皇帝及文武群臣皆尚黑。不仅衣冠车马皆黑,连所养畜牲也是黑色的。秦朝这种尚黑之说,也是按五德终始之说以五色相应而取的。秦代周,周为火德,尚赤;秦为水德,水尚黑色,因水克火也。所以秦以黑为水,故尚黑。
秦朝的都城咸阳也有以“水德”而建的。秦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扩建咸阳,“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都,广莫府小,乃营作故宫咸阳南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环形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海城,招摇、阁道……”这段话对阿房宫之宏大,咸阳与阿房宫之间建有空中通道——阁道,以及这一阁道象天极、阁道和海城、招摇(星名)之状作了一一说明。咸阳在渭北,阿房宫在渭南,这两地之间架有渡过渭水的阁道。其建筑是根据天极、阁道和海城、星招摇等天体而建的。天极就是北极星,海城即紫微垣,紫微星为中官,乃天帝所居之处,亦即“紫微天宫”。由此可见,秦始皇以紫薇天官建“阿房宫”以自居,以天极(北极星)和阁道(天河)架阁道相衔接,把自己当作是天帝。秦时盛行阴阳五行之说,人们把天体分成天市垣(东西南三官)、紫微垣(中官)和太微垣(东北二官)。
根据五德终始说,秦为水德,“天市、太微,其占在人环宫,幽远之地”即在东西、北官,紫微垣居中。由于水星在北,秦代周,周为火德,天极南有招摇、天谗等星,而其中阁道斜穿东西,形成南北经线贯穿天极的状貌。又秦为水德,以北为上,所以阁道以渭北咸阳宫为中心。渭河为“河汉之精”(汉之“汉”即银河),象征星河,阁道渡过渭水,取水德之说,这就构成了以渭水为星河,咸阳宫为内宫,阿房宫为外朝的天地境界。由此可见,咸阳城的建筑已不仅仅是一座王宫城邑了,而是代表天帝所居的紫微天宫(紫禁城的前身),是人间的朝廷建筑。这里既体现了五德终始之说,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难怪,贾谊在论及秦朝的兴起、覆亡时说:“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涂泽(败坏)”;“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