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高有什么景点?
1、白云山中意的地址是在白云区人和镇凤和东路,你可以参考一下 2、石溪风景区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南部,距广州市区3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迷人。景区内有一溪、一岩、六泉、十瀑、十二洞天等天然自然景观,还有千年古刹庆云寺及明远堂、南粤先贤谭仙祠等多处名胜古迹,是一个融观光休闲、娱乐健身、宗教朝拜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也是广东名泉之一。
该景区始建于明,盛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主要有庆云禅院(又称“庆云古寺”)、南粤先贤谭仙祠、灵谷庵和观音阁等。 据《广州府志》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有僧人在这里结庐为庵,称庆云庵;到清朝乾隆年间,香火日旺。嘉庆十四年(1809年,即清嘉庆十八年)因地震而毁坏,同年由僧人行海建起殿堂楼阁,使庆云庵变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当时邑人陈恭翊撰联称誉此寺曰:“胜地冠岭南,岩壑幽深同乐境;古刹崇古德,烟霞缥缈足清修。”
庆云禅院现有前殿、厢房(观音阁)和后大殿三座建筑。其中后大殿是庆云禅院的主体建筑,建于高约两米的台基上,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24.5米)进深三间(8.85米),高11米,建筑面积224平方米;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硬山顶,砖木石混凝土结构。前廊施前后廊,廊柱为青石圆柱。前后廊都置石阶,廊檐下均有石雕斗拱。屋顶盖琉璃瓦,脊饰鸱尾,檐角悬挂铜铃。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塑有阿难、迦叶二菩萨像。东西两侧耳房还保存着清代的禅房遗迹,并保存有不少清代的石碑、砖刻,以及明代至近代的木刻、石刻楹联。东墙嵌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所镌的《重修庆云寺记》碑刻一块以及民国九年(1920年)所镌的《募化兴创观音阁记》碑刻一方。西边的围墙外面就是潭水塘,寺后山岗上还有一座南岳殿宇(已废),据说这是供奉唐大历年间南岳衡山僧人普寂禅师(709-798年)的地方,故也称“南岳庙”或“普寂庵”。
石溪风景区内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庆云禅院、南岳殿、灵谷庵、观音阁、龙崖、龙潭瀑布、石门涧、飞来石、望江亭、一线天、老虎头、虎啸岩、卧龙泉、聚宝山、五马奔腾、七星伴月、白象戏水、仙人脚印、千手观音岩、仙女岩、金龟石、罗汉松等二十余处,此外还有千年古榕树和谭氏祖墓等文物胜迹。 石溪风景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环境清静。春夏之交,桃花盛开,满山映红。金秋时节,枫林尽染,丹桂飘香,别有一番情趣,是广州市及周边市郊旅游点之一,现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交通指引: 公交路线:从广州乘223路公共汽车往钟落潭方向,在太和镇下车转乘太和镇至九太路专线车或自驾车走广从公路经太和镇转入九太路即可到达。
3、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南面的白云山,占地14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名山。主峰摩星岭海拔382米。登临山巅,可北眺万里长江,南望珠江白浪,东视万木丛翠的狮子岗,西观一碧万顷的珠江湖。 山上林木繁茂,溪水潺潺,空气清新,四季如春。著名景点有云岩、鸣春谷、九龙湖、麓湖、摩星岭、荷依岭、鹤鸣洲温泉度假村等。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分为白云山景区、明珠楼景区、横栏峰景区、飞鹅岭景区、摩星岭景区五大景区,各具特色:白云山景区以“天然氧吧”、“动物天堂”著称于世,是欣赏云海、日出、森林景观的最佳去处;明珠楼景区则充满诗情画意,园内湖面开阔,垂柳飘拂;横栏峰景区有“岭南第一山”的美称,登上摩星岭,南可眺望珠江,北可见白云山全貌,令人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而被称为“羊城新景”的白云飞瀑和云溪花海则是飞鹅岭景区最吸引游客目光的两个亮点;至于素有“广州第二西湖”美誉的麓湖公园,是广州最大的山水公园,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门票信息: 成人票:15元/人,网络预订价:12元/人 儿童票:3元/人,网络预订价:2.4元/人 半票:学生凭学生证 免票: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费
营业时间: 全年开放。
4、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南村位于珠三角中部,邻近广州南站和佛山南海千灯湖,距番禺区市桥城区中心仅8公里之遥。全村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9个经济社,总人口约3870人。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共建家园、共享成果”的新路子。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标兵、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近年来连续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成为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之首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典范.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动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多年来,紫南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共识,将党建与民生建设有机融合起来,让党员群众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之路。 一是创新组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群众全覆盖,有效提升了村级事务的管理效能。二是推进党员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常态化,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村中推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明确每名村干部必须至少联系一户贫困户家庭,定期上门走访帮扶,倾听困难诉求,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