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成全爱结局?
成全爱的结局需要经历哪些过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为了成全妹妹宝琴的爱情,毅然退出了与自己有感情纠葛的贾兰的爱情游戏。《梁祝》中的祝英台,为了成全与山伯的感情,宁愿骗父母,违抗父命,不惜私奔,最终却依旧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杀谢幕。
从古至今,中国有了无数的成全爱情的故事,而现在的我们,是否也在上演着这些爱情故事,又是否正在或者曾经经历着这些牺牲幸福的过程呢?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为了爱情,有些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些人却永远失去了幸福。
为了成全他人,爱情牺牲者往往要欺骗父母、家人和朋友,隐埋自己的真情,代之以假象去取得幸福,但最后,这暂时的幸福都会爆发出尖锐的矛盾。这代之以假象的幸福,不但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反而会加速父母的衰老,造成家人的痛苦。爱情牺牲者为了欺骗别人,往往把自己套进一个不自然的圈子,使自己跳不出这个圈子的羁绊,整天生活在担心焦虑之中。
爱情牺牲者不这样,就不能得到自己所爱,得到了也不会长久,除非牺牲一切去换得短暂的拥有,但这最终会使自己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一切,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幸福。这短暂的幸福,虽然甜蜜却如同蘸着鲜血加工制作的糖,带着血的辛酸与痛苦。而得到之后,又会是是什么结果?
结果就是:世俗的怨恨、嫉妒、争吵、矛盾一古脑儿全袭来。爱情的牺牲品一旦失去了爱人的爱,便难以保持自己的心境平和,往往会出现心理变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者对爱情极度绝望,总之,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然而真的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让两个人幸福地在一起了吗?难道爱一个人一定要牺牲自己,一定要搭上未来、幸福以及最重要的亲情才能够获得吗?
其实,不必这样也可以得到真爱。爱一个人,就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父母的爱。不要以伤害他们为前提去强求他的爱。爱,需要宽容。不应该有爱就得牺牲一切为代价,有时放手也同样是爱的体现。
并不是每一对有缘人都能在第一眼就认定对方,也并不是每一对恋人都能携手走到最后的。有些缘分就是应该始于初见,逝于现实。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衡量,但是情感却不能衡量,爱不能衡量,恨不能衡量,真心也不能衡量。珍惜的人,得不到,不珍惜的人,紧握在手里。幸福的人,总认为幸福会长存,痛苦的人,总认为自己是最痛苦的那个人。
爱情本身是一场豪赌,无论输赢,都输掉了青春,输掉了感情,输掉了亲情,甚至,输掉了性命。有人站起来说:“我不介意陪他一起输掉一切,我们在一起就会幸福。”可是她没说的是,幸福背后要付出的那些牺牲,其实比什么也要惨重。
别以为赢掉了面子就能赢得整个世界,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需要勇气。勇气不够的时候,就先学会爱自己,再爱别人。先学会拥有自信、自尊、自强、自立,把爱情的结局安排进自己的人生计划中,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爱,也被懂爱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