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北京话叫什么?
外国人的语言能力能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们学习中文的动机 单纯为了旅行的外国友人们,他们的中文水平基本停留在“你好”“谢谢”这种简单句子的层面,想要深入地交流几乎不可能。因为中国文化比起其他文化更讲究含蓄,我们表达情感和描述事物都不像西方那样直来直去。面对这样含蓄而又丰富的中国文化,没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外国友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
而对于一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或者想来中国长期发展的外国友人来说,他们的中文水平通常会更上一层楼。除了日常用语外,你能和他们用诗句诗词、用成语典故交流都没问题。
当然,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有些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外国友人,也许汉语说得比你还溜,但你却完全听不出他和地道北京人之间的区别。
但那些有着浓厚中国文化情结的外国友人们的语言能力就远远超过来中国走马观花的一日游游客们。对他们来说,中文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以前,我教过英国籍的华裔学生,也教过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的留学生。虽然他们的汉语拼音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发音甚至和中国人一样让人哭笑不得,但我总能被他们渴望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求知欲所打动。
每当这时,我都会尽我所知,努力向他们传授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毕竟对于外国友人来说,你很难得遇到一个对你有着无限好奇心的学习者。 与其盘算着怎么考验对方是不是老外,还不如多花些心思想想如何更好地教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