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何要将商誉调高?

伏文惠伏文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对于新成立的公司而言,商誉是公司整个价值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并购成本,因此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2、而对于那些历史悠久、业务单一且经营状况稳定的“年老体迈”的企业来说,其各项资产的价值都比较清晰,只有商誉一项比较模糊,将其单独列示不利于相关信息的使用者对公司整体情况作出判断(比如对一家年利润上亿但商誉值却高达数亿的上市公司进行决策时,显然应该将商誉值剔除)。为便于报表使用的人理解,就必须将商誉的价值重新评估并加到各相关资产项目中;

3、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如果被收购方发生亏损,并且这部分亏损超过原来预计的金额,那么超出的部分就要从商誉中调整出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商誉的价值就变得灵活多样了——它可以是正数(盈利的部分继续留在商誉中)也可以是负数(亏损的部分从其他科目中调整掉)。当企业遇到财务困难需要减资或破产清算时,这种灵活性就会派上用场。

目前很多企业对商誉的理解还停留在初始确认的层面,认为商誉就是可辨认净资产的溢价,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作为投资者,更应当了解的是,企业的真实价值并不是与其账面价值完全相符的,商誉正是反映这种差异的重要科目。

农贤筠农贤筠优质答主

商誉,一般是指企业在无形资产以外的一项“额外竞争力”,比如,该企业有很强的并购能力,有很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等等,都具有商誉的特征。形象地说,商誉就是“有客户,招业务人员很容易,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利润高”等等比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优秀特质的量化。

商誉的实质是企业并购中付出款项减去并购标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差额。商誉作为并购交易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管理层的判断和选择,商誉初始入账价值的大小与企业支付的并购对价直接相关。

商誉入账后企业会计报表上列示的商誉账面价值每年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其后续计量的管理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商誉形成时及形成后的相关经济活动是否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和有效执行。因此,商誉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均需要依赖大量的专业判断,是目前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影响企业业绩的“两极”财务数据之一。

在企业并购市场异常活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股本作为支付对价来实施并购,商誉作为企业合并对价差额的会计归集“池”,其规模和企业业绩影响将越来越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