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石量书开什么生肖?
《书·禹贡》有“淮夷”之贡,注曰:“泗州邳州,春秋时皆属淮夷。”“准”字,古音“朱”,与“淮”字同音;“淮”字,古音“怀”。二字通假。 今泗州在江苏省东北部、淮海平原南端,西近洪泽湖,北临濉河、浍河。 邳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距新沂市15公里左右,西隔沂河与枣庄市相望。古时,这里东有大彭城(徐州),西有夏邑(睢阳),东南为下邳,西北为汝阴(阜阳)。
由此二处往西再往北,就是古代豫州之地。 而豫州的动物图腾是龙。 《说文解字·虫部》:“蚓,地龙也。象形。”段玉裁注:“俗作蚓,非是。”可见蚯蚓的“蚓”字古字形。《周礼·考工记》中有“雉羽”,注曰:“雉之疏者,谓之鹬。”可见“羽”字的古字形。
所以龙和雨的崇拜结合,其配得上的生肖应该是蛇和鸡。而史书上记载的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用的是以息壤堙洪水。这息壤可能是神话传说,但息壤的形状像蛇,则应当是人对治水大工程的比喻。而最后治水成功,雨止地干,也就成就了后来的农业社稷。 所以鼠代表子时,牛代表丑时,羊代表未时,鸡代表酉时,这些时辰的生肖应当是巳蛇和卯兔,也就是传说中的禹的助手伯益和皋陶所管的野兽。
至于午马和寅虎,古人认为这两属七兽(即七种猛兽)中的两类,应当属于共公时代颛顼氏所管的部落族徽。 马和虎在古代属于祥瑞之物。唐孔颖达著《尚书正义·周书·康诰》注云:“马白腹日祥,马黑唇夜祥。”宋王应麟著《小学绀珠·祥瑞·兽之祥》亦载:“白马白腹,其行如飞,谓之祥马。”又云:“纯黑而赤肩,谓之祥虎。” 所以这正对应上《逸周书·文传》中所述的共公时代“六骐”(即六个驾车御者的坐骑)的颜色形状:“一黄一苍一黑,三赤。”
据汉代刘向《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为人勤政爱民,他每天晚上处理公务、批阅公文到深夜,以至劳累的两眼生疼,人们称他“亲君子,远小人,一国尽为侯之臣。”有一天退朝以后,文侯独自一人漫步在花园里,看到侍卫手中的兵器特别沉重,便提在手里试着走了一阵子,感到很吃力。魏文侯问道:“这兵器重吗?”侍卫回答:“不怎么重。”魏文侯说:“那么,让我看看两石重的东西抬起来是什么样子?”魏文侯在侍卫、仆人的帮助下,勉强抬起两石重的物体,这时魏文侯已经满头大汗,便叹息道:“两石之重真够沉重的!”魏文侯想到自己的政务就是这些个“石”,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处理,想到这里,他的心为之一颤,想到自己年过40岁了,为了国计民生,他决定从现在开始戒酒。魏文侯不但说到而且做到了,从此再也没有沾过酒。
古代的衡制单位有铢、两、斤、钧、石等。自秦统一中国后,衡制大致为:铢、两、斤、钧、石。《汉书·律历志》记载:“四钧为石。”也就是说石是钧的四倍。由于古代的斤要比现在小一些,所以秦时一石的重量约合今天的128斤。如果把衡石量书说的两“石”相加就是256斤的书籍,这个记载过于宏大离奇。现代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一石即可。其实这种怀疑是多余的,《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案府库图书藏也、功战士卒录也。及计省,有秘,有书。衡以知石数,量以阅斛数”说“衡石”是用石称文书的意思,这种说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在《说苑》中明确将“石”与“量”并举。衡,称也。量,度也。“衡石量书”应该就是“称石量书”的意思。“衡石”和“量书”是两个并列结构。如果一定要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大概可以解释为称量书籍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