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要看哪些比例?
这个,看比例没多大用吧…… 决定因素主要在招生人数、报考人数上(当然还有初试分数要求等) 首先,从招生人数角度看 一般来说,一个院校有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学院进行招生的(除专硕外),所以如果一个学校某一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10个,那么就算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所有学院加起来一共招了20个人,那么这个比例也是50%,没有说扣除已经录取的人数后剩下的考生人数比例这一说法,因为本来就已经排除了好几个学院同时招生的可能性; 如果某个学校某个专业只招1个人,那这个比例就是0.05%! 所以有时候看到某些经验贴说“这个学校某个专业只需要准备7个人”之类的话,不要太相信,有些学校有些专业为了保险起见可能会准备40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但是最终一般只会录10几个或者不到10几个人,这7个人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再者,从报考角度来看 因为每个考研人最多只能填报一个志愿(个别地区有调剂名额,这里不做讨论),所以这个比例也只能是该学校该专业报名的人数和最终录取人数的比例,而不是所有人按比例计算。不过通过这个比值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个专业的热门程度。 一般情况下,985/211名校的专业要比双非院校的热门专业报的人少,因为大家都想考好学校,但好学校必然竞争激烈,比如北京大学的软微学院(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虽然隶属于北大,然而软微学院的许多专业录取分数往往高于一些普通专业(比如数学系),这主要是因为软微学院有部分专业是给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准备的,所以专业课容易拿高分(毕竟给分高),加上又有“北大”这个品牌加持,自然吸引了很多考生的目光,因此软微学院部分专业的报录比有时候甚至比北大数学系的还有些专业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