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胀气有什么症状?
宝宝出现肠胀气的症状,一般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导致的。 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或者是便秘等情况,在进食之后会表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进食肉类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后。 同时由于肠胃功能减弱还会出现口臭的情况,而且宝宝因为腹胀不愿意吃东西,精神状态也比较差,睡眠不好容易惊醒。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的出现,要及时给宝宝调整饮食,减少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肠道慢慢得到调理,胀气的情况也会逐渐改善。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适当的给予益生菌进行调理。 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通过母亲注意饮食的调节来改善,比如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含乳糖牛奶等;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要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变,避免引起胀气的食物即可。
1.少吃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3岁以下的孩子,消化系统处于发育状态,免疫系统也不完善,对蛋白质的摄入需求虽然高,但是一旦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就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的过敏情况,从而出现胀气、腹泻等症状。在这个阶段要避免给孩子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像海鲜、鸡蛋清等最好别吃。
2.少食多餐,适当增加粗粮摄入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健全,胃酸和蛋白酶分泌量少,所以难以很好地消化淀粉类的食物。因此妈妈要适量地让孩子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以蔬菜为主,适当吃少量粗杂粮,例如燕麦、小米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孩子胀气的情况。 此外还要记得少食多餐,不要让宝宝一次吃得过饱,否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胃胀气的情况更为严重。
3.多按摩,勤整理 家长可以多对宝宝的肠胃进行按摩,轻轻按揉宝宝的肚子,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还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轻轻拍打背部,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打嗝、放屁,进而防止胀气的情况发生。 家长在护理上也要多注意,注意宝宝的穿衣盖被,防止宝宝因受凉而出现腹胀、吐奶。喂奶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宝宝吃过快或过量,以免吞入太多的空气而导致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