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预防婴儿近视?
1 岁以内的宝宝,由于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和眼球结构较为脆弱,所以并不建议给宝宝佩戴眼镜,即使宝宝近视了! 因为孩子的双眼视觉系统还未完全成熟,如果在此时戴镜,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双眼的立体感丧失、未来高度近视的风险增加。另外,宝宝的角膜厚度随着生长发育也在变化,如果此时验光配戴框架眼镜,很有可能影响今后的视力健康。 所以,面对幼儿期的近视宝宝,我们更应该做好预防与干预工作,帮助其控制病情发展。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好预防措施呢?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引起儿童近视的三大诱因——遗传、环境和生理性远视。 在排除遗传因素后,环境和生理性远视是致盲性眼病的主要元凶,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 (1)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2) 过早、过量地接触电子屏幕(视频时间); (3) 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距离过近、灯光过暗、歪头、侧身等; (4) 缺乏户外运动也是导致近视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预防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多陪伴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有研究表明,每天让孩子参加两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孩子近视。这是因为,户外活动能有效消除眼肌紧张和疲劳,同时阳光还能刺激视网膜产生多巴胺,而该激素可有效延缓眼睛的屈光变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户外活动的意义在于“降低近视发生率”以及“避免已近视的孩子度数加深”,而不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真性近视。 对于已经近视的宝宝来说,户外运动仍然有必要坚持,因为它可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速度。
科学用眼,注意劳逸结合 在孩子阅读学习的时候,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距书本一尺,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 同时,还要监督宝宝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证充足的户外休闲活动,定期做眼睛的检查。
对于低幼童,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宝宝,父母应尽量避免孩子盯着亮光或光源看。因为婴幼儿的视网膜和黄斑区还没有完全发育,过早给宝宝戴上墨镜或遮光布,可能会阻碍视网膜的形成,进而导致近视。 如果爸爸妈妈们实在担心宝宝看到强光,可以在房间营造柔和的气氛,比如利用灯光的漫反射来营造温馨的环境。
注意营养和全面膳食 已经有近视的孩子,往往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如果孩子不吃胡萝卜、白菜、西红柿等蔬菜,则容易缺乏维生素A;不吃动物内脏、鱼虾肉、鸡蛋等,就容易引起缺锌缺钙。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导致眼睛缺乏营养,全面均衡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营养,还可适当补充钙、铬、锌等微量元素。
比如,可适量摄入牛奶、蛋类、豆制品等食物来补钙;多吃含铬和锌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动物内脏等,也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 目前,并没有任何药物能控制近视的发生或进展。家长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可以治愈近视的宣传,以免上当受骗,损失金钱事小,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