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股份数怎么算?
用公司总股本除以股票数量,得出的结果就是每股的价格(股票价格=股价/股票数量),反之,如果已知股价和股数的话,那计算出的结果,就等于公司的总市值了,也就是说,股票数量是确定的前提下,市值等于股价乘以股数。 如果上市公司发行的是A股的股票,目前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基本都是采用人民币作为面值进行发行的,那么每一股就代表股东1元钱(上海主板市场2001年之前的企业还出现过面值高于1元的情况,那时深市也出现过5毛钱的面值;后来随着市场的完善,这种低于面值的发行情况早就消失了) 。如果是一家香港或美国上市的公司,那就得用外币来衡量每股的价值了,像港股的工商银行、中国石油这些,一股都是几十块钱,而美股的Facebook才178美元一股。
虽然股票数量的多少一般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影响,比如一些特殊情况的退市,往往就是因为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导致净资产为负值,那么根据退市的有关规定,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就会大打折扣了(因为股票的数量变成了0.1万股,而市值却仍然是-1万元)。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首发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出现溢价发行的情况,这个时候尽管股票数量减少了,但是市值却增加了,股东所拥有的财产并没有受到影响。
以上所说的股票数量指的是上市后的股数,在IPO的过程中,由于发行股数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来说首次发售不超过本次募集资金的20%,剩下的30%作为超额配售选择权(即绿鞋机制),所以一般不会造成股票数量的变化。但也有部分企业会利用这次机会增加股本的,比如之前的光大证券,在IPO过程中由于对市场看好,将原本计划的20亿股本,扩大到40亿,最终成功上市之后,光大的股本达到了60亿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