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指什么生肖?
这是古代的一个算命知识“十二地支”的口诀,每个地支有对应一个生肖,具体是那一个,要根据具体的出生年份来看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月令”是根据节气来的,不是根据农历月份,所以每个节气的开始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每年有几个立春几个惊蛰是没有固定数的。
比如2017年立春节气是在2月4号,惊蛰是在3月5号;而2018年立春节气是在2月16号,惊蛰是在3月6号。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以“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以“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鼠。三八二十四对应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春盘是以时令蔬菜为主要原料,一般采九九消寒豆、萝卜等九样蔬菜,每样蔬菜切丝后分别拌蒜蓉、酱油、辣椒和白醋等配料,制成九样凉菜,再采春韭、蒜苗、香椿芽等生菜佐热面饼,名为春盘。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历史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这说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庚午日出猎,卫文王派人卜了一卦,卦辞说今天举行出猎行动必能获得大吉大利,于是卫文王就差遣自己属下的猎马出猎去了。这说明,最迟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子与鼠、午与马的配属关系已经确定。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匹配而和十二年相配属的关系,则最早见于东汉。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渗入到人们对年份和出生时辰的推运,形成一些相关的信仰和习俗(如本命年等),至今仍然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