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指什么?

扶翊桐扶翊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阳,阴是相对立而又相统一的概念。对立在于:清轻上升为天,浊沉下降为地;统一在于,天地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变化。所以《系辞》说“阴阳者,易之动也”,又“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天下篇》)。

2.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物质的五种元素或物质形态的统称。金指的是坚硬、凉润的物质,如金属等;木是指生长、条达之物,如树木等;水指的是清凉、湿润的东西,如水等;火指的是温暖、明亮的东西,如火等;土指的是肥沃、滋润的万物,如土地等。它们相互关联,在自然界中处于不断运动变换之中。

3.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中国文化中深深地扎根下来,并影响到中国哲学、文学、医学等诸多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与养生关系密切,而在西医眼中则是完全另类的体系结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实现健康的生活目标。

钭岚沛钭岚沛优质答主

五行:主要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来说明世界万物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一般用于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病因病机,以及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都是以脏腑、经络及气血的理论为依据。阴阳学说是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相互矛盾的物质。其特性是,阳者热也,阴者寒也。其根本规律就是阴阳相对平衡。在自然界中有无数的阴阳矛盾,例如白天与黑夜、日与月、暑与寒、天与地、上与下、水与火、高与低等等都是相互矛盾着。人体也有无数的阴阳矛盾,例如头为阳而足为阴、背为阳而腹为阴、脏为阴而腑为阳、气为阳而血为阴等等,也是相互矛盾着。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一个总则,它与中医学中脏腑、经络及气血的理论又互相结合,从两个方面指导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使中医药学有着较系统的辨证施治的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的要点。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都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作为这两个整体的总则。

从人体本身来说,则是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和奇恒之腑,在全身经络(十二经脉以及一些奇经、经别、络脉)联系下,由气血津液等加以灌溉营养,构成一个人的整体。

人体的五脏,则按照五行规律而互相关联着。在五脏之中,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以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物质属性来说明五脏之间存在着的“生克”关系。这就是:以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来说明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这是一“生”的关系。反过来说心木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肾水,肾水克脾土,脾土克心火。这是一“克”的关系,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既互相滋生,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此外在相生中还有“母病及子”、“子病犯母”;在相克中还有“所不胜来侮”、“所胜反侮”等等。

总之,正常情况下五脏是平衡协调的,相生相克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所以上述“母子”、“所胜所不胜”之间存在着和谐状态。如果在异常情况下,这种平衡被破坏,就有可能出现“母病及子”,“子病犯母”,“所胜反侮”,“所不胜来侮”等等病理变化,出现疾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