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没有工资帽吗?
CBA不是NBA,CBA从成立开始就遵循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所以CBA球队不可能像NBA球队那样奢侈的给球员支付高额的工资 作为一个商业联赛,CBA一直遵循的是“谁收益谁负责”的原则,球队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赞助商、门票和销售权、电视转播和广告。而球员的收入则是由合同约定的工资加上球衣销售额、代言产品收入以及商业活动收入组成。
目前CBA联盟的营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联盟的经营利润(300万左右) 2.央视转播权(900万左右) 3.赞助商的资助(4000多万) 所以说,CBA联赛虽然号称是职业联赛,但是他的经营理念还只停留在“企业化经营”的阶段。球队的经营目标更像是“以球养企”。球队在运营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如何实现盈利,而不是成绩。所以在人员配置和球员引进上,更多的是考虑“值不值”的问题,而不会像NBA一样为追求成绩而砸钱。
当然,因为篮球运动在中国普及的程度远不及足球,而且篮球比赛观赏性差,观众数量无法与足球相比,因此CBA球队即使坐满观众,其营业收入也远不如西超皇马巴萨以及意甲罗马尤文图斯的联赛球队。所以CBA球队想要挣钱,就必须想其他办法了。毕竟CBA联盟的营收除了交联盟财政预算外,还要上缴中国篮协和地方政府一部分作为经费开销。
CBA公司联赛总经理张雄表示:中国的职业篮球发展不像NBA已经有近百年历史。CBA从1995年正式开始只有21年的历史。和NBA在性质上相同,但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很多政策仍在探索中,并且会每年进行调整。CBA未来将会有工资帽制度的出现,但目前CBA尚不具备工资帽制度的实施条件。
在张雄看来,CBA现阶段实行硬性工资帽的时机还不太成熟,现阶段CBA联赛发展还不平衡,同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现阶段采用软工资帽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过渡方式。而未来的发展,CBA也不会排除实行硬工资帽。
“现阶段,CBA采用软性工资帽的限制方式,虽然不会限制各俱乐部具体给球员开出多高的工资,俱乐部可以去通过各种方式去支付或者变相支付高于实际工资的收入给球员,但是俱乐部在给球员支付超过实际工资的部分将双倍计入俱乐部工资总额中,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各俱乐部球员过高的收入。”
据张雄透露,从目前CBA规定的俱乐部球员工资的硬性下限标准500万,以及现有各俱乐部的运营现状分析,CBA联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外援政策可能会依然继续存在。外援政策也是和工资帽有关系的。
张雄表示,之所以采取这种软性工资帽的限制方式,是希望能够鼓励和引导各CBA俱乐部去积极培养本俱乐部的后备球员,促进各俱乐部青训梯队的建设。同时又能避免俱乐部盲目高额高价投资外援所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