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五行属性是什么?

鱼金鱼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讲药物分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并指出“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等; 同时,中药又分“四气”,即温、凉、寒、热,对应的脏腑器官是肺与大肠、胃与十二指肠、肝胆三焦和膀胱,对应的五官是目与头发、口与齿、鼻与咽、耳与窍。其中,“四气”中的“温度”概念,是中医里重要的一个概念。

中医学上还认为,药物的性能还有“归经”一说。即是说某类药物(中药)对某一经络(穴位)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如“归肾经”的药物,则是对于肾脏具有特殊功效的药品。

在中药的使用上,还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口诀,这是古人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禁忌,应该牢记。“十八反”指代的是:甘草反海藻、甘草反大戟、甘草反海藻、甘草反芫花、甘遂反海藻、京大戟反甘草、红大戟反甘草、芫花反甘草、皂角反甘草;“十九畏”是指肉桂与生半夏、硫磺与川乌、人参与五倍子共十九组药物的互相忌讳。

饶晓丽饶晓丽优质答主

根据药味的性能倾向和特点,将“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个方面,称为“五味”,它是五行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药之五味内合于人体,则能分别影响五脏,所以,五味又有补泻不同的作用。因此,《素问·五脏生成篇》有“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之说。

如酸味能泻心、心病者当“减苦增酸”;辛味能补肝、肝病者当“辛以润之”等,即是按五味的补泻作用及脏腑相生相克规律而采取的治疗措施。总之,五味是药物作用的主要表示形式,它不仅为中医诊断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中药性能属性和中药药效分类的重要依据。而五味分阴阳,辛甘合化为阳,酸苦咸合化为阴。

在五味的阴阳属性中,每味皆有阴阳之分,如温性之辛味属阳,凉性之辛味则属阴;补脾之甘味属阳,滋阴之甘味则属阴等。因此,五味的归类原则是: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能缓,故辛甘二味具有发散、行滞、通阳、补虚、调和、解痉等作用,为阳;酸能收、苦能泄、咸能降能软坚,故酸苦咸三味具有敛汗、止泻、燥湿、泻下、清热、降逆、软坚散结等作用,为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