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养生的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得很明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所谓行五行养生之道就是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在一年四季、昼夜晨昏及寒暑交替之间变化中做到自我调节,调养精神,适当运动,合理膳食。
中医理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中间为人,只有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健康。这个阴阳就如大自然中的阴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白天属阳,夜晚属阴;夏天阳盛,冬天阴盛。然而人在白天也需要睡眠,睡眠多属阴;人即使在夏季也要适当补充热量,增加营养,以防阳气受损。这就是以阴阳互根的原理指导我们的日常行为,让阴阳二者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互相影响,六腑彼此相通,经络内外相连。调治整体的功能状态是保健强身的重要法则之一。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人体的肺、肝、肾、心、脾。所以,我们调养脏腑功能时,可从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指导。
1. 养脾要多吃健脾的食物,如扁豆、薏苡仁、冬瓜等,少食带有“苦”味的食品,如苦瓜、莴笋等。
2. 养肺要多食银耳、百合、雪梨等,少吃辛辣食物。
3. 养心可常吃核桃、花生、黑芝麻、红枣等,少食大蒜、辣椒、羊肉、带鱼等。
4. 养肾多吃黑豆、山药、黑芝麻、鸽子肉等,少吃咸辣。
5. 养三焦要少食肥甘厚味之品,避免积聚,导致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