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字五行属什么?
“俑”字的五行是“火”。 解: “俑”,简体部首“亻”,繁体部首“人”。《说文》解释为:“人以葬器。象形。”徐锴注:“此字从人,以葬器也。然则人所执掌,皆有形而像人之形者矣。”段玉裁注:“凡古文字多就人状为之。”可见这字本是模仿人形制作的字形。段玉裁注中还引用了王充的《论衡·定鬼》篇:“人形之制,头圆法天,足方象地。”因此段玉裁认为这种形状是“法天地”的。又因为人是会死的,所以这种形状也有“法葬器”之意。可见这个字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被认为属于“人部”了。
但是,现在流行的字典都把“俑”归属在“土部”。原因是在南宋时的《集韵》中,“俑”字被分属到“酉部”(即今“酉字旁”)。而“酉部”的字大多和酒或者五谷相关。后来的字典都沿袭了这一分类。 但是,我个人认为“俑”字不应该归入“酉部”。理由如下:
1、“人部”的解释比“酉部”更宽泛准确。因为“人”不仅是“能说话的大动物”,而且也是“能拿东西的小动物”。比如“猿”字就是“人部”;而“鼠”字却是“酉部”。虽然它们都能繁殖后代,都是动物,也有类似人的形态,但“鸡”不是“犬”,是不能混淆的。
2、古代的“酉”并不是指现在的“酉”。古代的“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yǒu”音。这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酒器”、“星宿名”、“地支的第九位”等等的意思。其中只有“星宿名”和“地支的第九位”有“酉”字旁。其他的含义都用“酉”表示。而这个“星宿名”也就是“昴宿”,也叫“二十八宿”之一。“二十八宿”中的其他“七曜”也都有“月日时”对应的“yǒu”音。用“人”作偏旁的字很多,表示的都是人类的活动或状态,用“酉”作偏旁的字很少,除了表示一些带有酒味的味道之外,大多都是和星宿有关的。因此我认为“俑”应该归在人部而不是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