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股票指数?
1.编制股票指数的目的 (1)反映股市总体价格水平,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2)作为衡量市场波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评价和预测; (4)为证券公司、券商等提供投资建议; (5)基金管理人的资产配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等,总之就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参考标准。 一般来说,编制股票指数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式编制方式,也称为加权股价指数,另一种是非主动式的编制方法,即指数的构成成分股不发生变化的方式。
2.指数基本原理: 首先说明一下,上证综指是加权股价指数而非市值加权股价指数。 上证综指的基本原理如下: 一只股票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该公司盈利情况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两个方面的影响。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按照其流通股本大小排序,先取6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每一只股票按权重比例分配一个数值,最后将这60个数值相加得到总指数值。当样本股的盈利状况及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就会导致该股价格发生较大的变动,进而影响整个指数的变化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跟踪大盘的整体表现,也可以借此观察各板块间的涨跌趋势。
一、样本空间的确定原则 对指数样本空间的限定是为了避免一些有问题的成份股进入指数样本空间内,从而对指数的走势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有两种限制条件: (1)剔除A股被ST或退市的个股; (2)剔除当年新上市的股票; 二、样本股的选取原则 对于指数样本的选择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便于分析、计算与比较; (2)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相关的行业特征和经济特点; (3)在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中,能定期调整; 三、样本股的调整规则 根据《上交所发布上证综合指数修订方案》中的规定,此次上证综合指数修正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剔除亏损股;二是剔除暂停上市股,三是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